葡萄品種

現在位置:首頁 > 葡萄品種

葡萄多分佈於溫帶至亞熱帶地區,遍及歐洲、亞洲和美洲,全球大約有六十種。很早以前人類就開始栽培這種果樹,幾乎佔全世界水果產量的四分之一,其營養價值很高,其中有食用品種、釀酒品種、觀賞品種等等。產量方面以法國、義大利產量最多,主要都是用作釀酒。主要品種以歐洲種、美洲種、兩者雜交種為主。

歐洲種(vinifera):原產於亞洲西部,適合夏季乾燥低濕氣候,果實品質優,果形特殊、耐貯運,為目前世界上最多栽培的品種。

美洲種(labrusca):原產於美洲東北部,較耐低溫,性喜冬季低溫、夏季潮濕之氣候,果實圓形具狐味,易脫粒不耐貯運。

目前台灣主要栽培此兩品種,葡萄引進台灣已有數百年,因近40年間的努力與產期調節技術的成功,使得葡萄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果樹之一。台灣葡萄栽培品種以鮮食為主,其中巨峰葡萄栽培面積最大,另少數為義大利葡萄及蜜紅葡萄兩品種,而釀酒葡萄則以金香及黑后為主。

台灣葡萄栽培

台灣最早的葡萄栽培紀錄始於清康熙12年(西元1684年),先民自大陸引進純歐洲系品種,到清光緒12年(西元1895年)日本據台後,引入美洲系品種及雜交品種,但是受到氣候條件的限制,無法達到經濟栽種之目標,直到光復後十年,仍無商業性栽培。民國50年代中後期,先後攜入新品種,才逐漸出現小規模之經濟栽培。

民國58年7~9月間,本省受到衛歐拉及艾爾等兩次颱風侵襲,有許多受災葡萄植株在災後10~20天,自風折枝之斷口附近之芽體萌發新梢並且帶有花穗,經適當管理可正常開花及著果。此後,許多農友模仿此自然風折方式進行修剪,但仍有萌芽不整齊、新梢花穗率少、花穗小、產量不穩定、品質差等問題無法克服。其後數年間,經有關單位人員及農民共同攜手合作,針對修剪部位、時期、方法、新梢生育調節及施肥等技術,不斷地修正改進,發展出台灣獨特的一年二收及一年三收等產期調節模式,使栽培面積逐漸擴大,奠定台灣葡萄產業的基礎。

無籽葡萄

為迎合消費者的喜好,近代陸續培育出許多改良品種的無籽葡萄,無籽葡萄是由原始品種的葡萄所雜交培育而來,如 Thompson 無籽葡萄和 Black Monukka. ,其適合美國東部種植,無籽葡萄不適合生長於溫度低地區,大部分的無籽品種都不耐寒,雖然已比原混育的母本來得耐寒。最近無籽新品種(Canadice、Einset Seedless、Reliance、Vanessa),已改善其不耐寒之特性。值得注意的是無籽品種並非完全無籽,其殘留種子的程度各不相同,大部份無籽葡萄都會殘留種子,種子大小有大有小;同種品種中所殘留的種子,它們的硬度、大小都不盡相同,氣候也會影響殘留種子的量和大小,有時殘留下的種子,也會對消費者產生很大的麻煩。

巨峰葡萄

巨峰葡萄

品種名:Kyoho

來源:為日本以石原早生(Ishiharawase)及 Contennial 混育而成之品種,屬歐美雜交四倍體品種。是台灣生產最多的品種。

果狀:圓形或橢圓形,果皮紫黑色,光滑具果粉,果肉透明,肉質軟而多汁,糖度約 16 Brix,最高可達 22 Brix,酸度 約0.4%-0.7%,風味佳,果粒約8-12公克,果重約300-500公克;經特殊處理果粒可大到15公克以上。

產期與產地:新社鄉為台灣主要產地,夏天:5-8月;秋天:9-11月,其產量易受氣候影響。

蜜紅葡萄

蜜紅葡萄

品種名:Honey red

來源:約 1980 年代初期由中興大學自日本引進,是金香(Golden muscat)與黑潮品種混育而成。

果狀:果粒大,果皮為鮮紅色,具濃厚之果粉,肉質比巨峰葡萄軟多汁,果粒約10-13克,最大可達15克以上,平約重約300-450公克,糖度 17-20 Brix,酸度 0.4%-0.7%;成熟期易軟化,遇下雨容易裂果及不耐貯運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主要產地:彰化縣二林鎮、埔心鄉、大村鄉。

義大利葡萄

品種名:Italia IP65

來源:1911年在義大利以Bicane+MuscatHamburg混育成,本品種為純歐洲系(vinifera)品種

果狀:圓形或腎形,果粒長圓形,果皮黃綠色、薄、光滑具果粉,果肉透明、肉質甜脆,不易脫粒、耐運輸和冷藏,果粒7-12公克,糖度約15-18 Brix,酸度約 0.7%,充分成熟時有優雅的玫瑰香味,適合歐美人的口味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主要產地:台中縣東勢鎮、石岡鄉。經調節為1-2月,正常產期為8-9月,屬晚熟品種。

喜樂

品種名:Himrod seedless

來源:為歐美雜交系品種,由紐約農業試驗中心以 Ontario + Sultana(Thompson seedless) 所混育而成,是極早生無籽之品種。

果狀:橢圓形,果皮黃白色,果肉軟多汁,有特殊香味,果粒近圓形,果粒2-3公克,糖度約17-19 Brix,酸度約0.4%-0.7%,果實易軟化、脫粒,不耐貯運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僅零星區域栽培。

 

金香

 
 
金香葡萄

品種名:Golden muscat

來源:1915年為美國紐約州立農試場以 Muscat Hamburg(歐洲種) + Diamond(美洲種) 所混育的品種,適合鮮食或釀酒,有些芳香味,肉質軟而多汁,成熟期下雨容易發生嚴重裂果及脫粒,較不耐貯運。

果狀:橢圓形或圓形,果皮黃綠色,光滑具果粉,果肉透明,肉質軟且多汁,果粒約5-7公克,平均糖度夏果約 13-18 Brix;冬果約 13-24 Brix,果重約400-600公克,適合釀酒用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主要產地:彰化縣二林鎮、竹塘鄉和台中縣后里鄉、外埔鄉。正常產期夏果7-8月;冬果11-1月。

黑后

品種名:Black queen

來源:1927年,以Bailey(歐美雜交種) + Golden queen(歐洲種)所混育而成,為日本育成的品種,1937年發表,適合製酒,釀製紅酒後顏色相當深。

果狀:圓形,果皮紫黑色,光滑具果粉,果粒約2.5-4.6公克,果肉紫黑色,花青素含量高,果重約400-800克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主要產地:台中后里鄉、外埔鄉。夏果7-8月,冬果11-1月。

貝利 A

貝利 A葡萄

品種名:Muscat Bailey A

來源:1927年以Bailey + Muscat Hamburg 所混育而成,為日本所選育,此品種果汁澀味低,是良好的釀酒原料及果汁原料品種。

果狀:圓形,果皮紫黑色,產量高時果粒易脫落。果粒約3.5-4.5公克,果重約300-500公克,糖度約 15-18 Brix,酸度約0.5%-0.8%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零星栽培。

台玉

品種名:Taiyuh

來源:原公賣局菸類試驗所,以貝利 A(Muscat Bailey A)+喜樂(Himrod seedless)所混育而成,是台灣第一個育成的葡萄品種,於1994年命名,適於釀製紅葡萄酒。澀味少,釀酒後色澤良好,酒香與風味均佳。

果狀:果粒約2公克,果重120-300公克重,糖度 18.4-20.1 Brix,總含酸量較低,澀味少。

產地與產期:

高墨

 
高墨葡萄

品種名:Takasumi

來源:由日本巨峰系統選拔而來,以發現育種地:長野縣須板市高畑;與果實著色良好,取之墨,故命名為高墨。

果狀:果粒為紫黑色,風味及肉質與巨峰品種相近,台灣栽培果穗及果粒較巨峰稍小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地區適合生產秋果,於平地生育溫度較高地區的栽培,夏果生產時因其著色較巨峰好,故可以有較高的售價。成熟期早巨峰早10-15天。

藤稔

藤稔葡萄

品種名:Fujiminori

來源:以井川682+先峰混育而成,為日本所育成品種。

果狀:果皮紅紫色或紫黑色,果粉少,香味淡,一般果粒約9-14公克,果重約300-500公克;在日本經特殊處理可達18-22公克,中國稱之「乒乓葡萄」,成熟期遇下雨易裂果,影響品質與貯藏性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僅零星栽培。

 

奈加拉

品種名:Niagara

來源:自美國、日本引進。

果狀:圓形,果皮黃綠色,光滑具果粉,果粒約3-5公克,果肉透明,糖度約 12-20 Brix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地區夏果7-8月,冬果11-1月。

 

台農1號(春峰)

品種名:缺

來源:以巨峰+井川1011混育而成,為台灣農業試驗所針對台灣天氣環境所育成的新品種。

果狀:橢圓形,果皮暗紫黑色,果粉厚,果粒約8-9公克,味甜成熟時退酸容易,糖度約 18 Brix。

產地與產期:台灣地區夏果5-6月,冬果12-1月。

 

台中1號(真香)

品種名:缺

來源:於2007年由台玉×E0713混育而成

果狀:橢圓形,果皮黃綠色,平均單粒重4.1公克,果肉質地較脆,具有濃郁麝香味,糖度約 17 Brix。

 

台中2號

品種名:缺

來源:於2008年由台玉×Muscat Hamburg混育而成,屬於歐美雜交種

果狀:橢圓形,果皮紫黑色,果粉中等,果肉質地脆,具有天然的麝香香味(Muscat),平均單粒約2.0g,糖度約 17 Brix,適合釀紅酒。

 

台中3號

品種名:

來源:於2009年由H0545×Cardinal混育而成,屬於歐美雜交種

果狀:圓形,果皮黃綠色,具麝香味,平均單粒約3.8g,夏季糖度約20 Brix,冬季糖度約 23 Brix,適合釀白酒。

 

台中4號

品系名:L06305

來源:以J19052x臺中2號混育而成,屬歐美雜交種。於2012年提出植物品種權申請。

果狀:橢圓形,果皮暗紫紅色,平均單粒約2.8g,具有歐洲種特性及含有麝香味,糖度約 19.1 Brix。

產地與產期:

 

進口綠無籽葡萄

湯遜(Thompson seedless)

1876年由蘇格蘭移民至加州的 William Thompson 引進美國,當時以製作葡萄乾為主,此時品種名為【Lady deCoverly】,後來才被更名為 Thompson ,此後美國又陸續混育出許多無籽品種。果粒約重2.5-4.5公克,果皮厚度中等,果肉半透明,肉質硬脆,甜度高。

 

進口紅無籽葡萄

紅寶石(Ruby seedless)

1968年開始量產,橢圓形,果皮深紅色,果肉香甜。

 

淑女紅(Crimson Seedless)

1989年美國加州農業所,以 David Ramming 和 Ron Tarailo 混種所育成,屬晚熟紅無籽品種,果皮厚度中等,果肉半透明,肉質硬脆,甜度高,果重約500公克,果粒約 3-4 克重,美國產期 10 月中- 11 月中,是目前美國加州最重要生產的品種。

 

進口黑無籽葡萄

黑玫瑰(Beauty Seedless)

原產於加州 Davis,肉質較軟,有濃郁香味。

 

進口紅葡萄

紅地球(Red Globe)

原產於美國,歐洲種與亞洲種混育而成,1987年引進中國,果重平均約 800 公克,最重可達 3000公克 ,果粒大且圓,約 12-14 克,最重可達22克,果皮深紅色,甜度高且多汁。產期約2月中-4月中。

 

Canadice Seedless

品種名:Canadice

簡介:由Cornell大學,以Bath + Himrod 所混育而成,屬紅無籽葡萄品種,此品種抗寒性佳,美國產期約9初月開始。 果皮紅色,果串中等,果粒小,外觀和風味,與Delaware相似。平均果重約226公克,果粒約1.6公克

 

Concord 無籽葡萄

品種名:Concord Seedless

簡介:屬早熟品種,適合製作甜點用,其味道和特徵與Concord相似,但它們並無關係。

 

Einset 無籽葡萄

品種名:Einset Seedless

簡介:由 Cornell 大學,以 Fredonia + Canner 所混育而成,屬紅無籽葡萄品種,卵圓形,果肉微硬,果串中等,果皮鮮紅色,耐貯藏(可貯放至11月底),果重約145公克,果粒約2.3公克,平均糖度約19.9 Brix 。

 

Himrod 無籽葡萄

品種名:Himrod Seedless

簡介:1952年Cornell 大學以 Ontario 和 Thompson 無籽葡萄混育而成,果皮淡綠色,甜味高多汁。果重約163公克,果粒約2.1公克


營養價值

1. 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,能很快的被人體吸收。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時,若及時飲用葡萄汁,可很快使症状緩解;

2. 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,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,並且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,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,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;

3. 葡萄中含的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,可抗衰老,並可清除體內自由基;

4. 葡萄中含有一種抗癌微量元素(白藜蘆醇),可以防止健康細胞癌變,阻止癌細胞擴散。葡萄汁可以幫助器官植手術患者減少排異反應,促進早日康復。

營養成分

葡萄含糖量高達10%-30%,以葡萄糖為主。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於消化,適當多吃些葡萄,能健脾和胃。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、鉀、磷、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、B2、B6、C和P等,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,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、疲勞過度大有裨益。把葡萄製成葡萄乾後,糖和鐵的含量會相對高,是婦女、兒童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。 我國歷代醫藥典籍對葡萄的藥用均有論述。中醫認為,葡萄味甘微酸、性平,具有補肝腎、益氣血、開胃力、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載文說:葡萄主「筋骨濕痹,益氣,倍力強志,令人肥健,耐飢,忍風寒。久食,輕身不老延年。」葡萄不但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,還可用於食療:頭暈、心悸、腦貧血時,每日飲適量的葡萄酒2-3次,有一定的治療作用;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惡阻。《居家必用》上還曾記載葡萄汁有除煩止渴的功能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葡萄還具有防癌、抗癌的作用。葡萄具有極高的觀賞性,人們將其製作成各種盆景放置室內,清香幽雅美觀別緻;或在居室前後栽植,藤蔓纏繞,玲瓏剔透,芳香四溢,是美化環境的佼佼者。然而,葡萄的巨大經濟價值主要在於釀酒,全世界80%的葡萄都用於釀酒。但是,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,消費觀念的轉變,越來越多的葡萄被釀成果汁,成為味美多效的營養保健果品。其不但能治療多種疾病,直接飲用葡萄汁還有抗病毒的作用。

營養成分:葡萄的含糖量達8%~10%、維生素A、B1、B2、C、蛋白質、礦物質鉀、磷、鐵等,此外它還含有多種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質。 

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